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也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了万人瞩目的两会期间,那么本次政协会议关于基层医疗,委员们又有哪些提案?这些提案对医疗卫生的发展又会有哪些推动?
据基层医师公社获悉,在两会期间,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这个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准备了相应的提案——关于建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提案。
此份提案的主旨是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每两年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评估,把有价值的项目保留、增进,把效果不好的项目剔除出去。
具体建议如下:
提案正文建议部分:
1.建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动态调整机制
期望建立全流程公平、公开、透明的动态调整。根据2009至2017间增加3个项目的频次,建议每2年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在不增加财政过多投入的前提下,动态调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进有出”。
“有进”: 建议项目遴选条件包括:
▷患病率或发病率高、患者数量庞大、对整体国民健康素质影响大;
▷有成熟的疾病管理技术和条件,与基层服务能力相匹配;
▷通过卫生经济学评价和成本测算,财政可承担且社会价值较高的疾病管理项目;
▷与现有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相结合,在已经管理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严重**障碍、结核)增加可合并管理的疾病;
?在国家或地方层面已经开展疾病管理试点且证实有良好成效的项目;
?建立专家评审机制、倾听专家建议和反馈,将专家呼声最多的疾病纳入项目评估队列。
“有出”:对已经完成或不适合现在基层患者需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出管理范畴,以减轻基层卫生医务人员的压力,增加基层患者的管理人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2. 建议出台鼓励地方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动态调整政策
在考虑全国各省市疾病谱、人口、财政投入等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前提下。允许在全国各省市有条件的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可结合地方情况,进行一定的内容调整。
委员多次提案,未来公卫项目或将再变更
我们知道,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已经被我国提到了战略地位,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所以近年来为了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居民健康,国家将医疗改革的重心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到了以健康管理为中心。
在此背景下,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视度也是大大增加,自2009年推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国家对公卫财政的投入逐年增加,并可预见到,今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还会继续提高。
虽然说公共卫生事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中预防接种、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健康管理等服务,居民获得感都很高,但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的9项增加到2017年14大项以满足基层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基层医生的负担,如何合理地制定公卫服务项目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如去年高润霖院士就呼吁,鉴于高胆固醇对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作用,建议将高胆固醇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中,达到“三高共管”,将对我国心血管病防治早日达到死亡率下降拐点起到巨大作用。
此次冯丹龙委员在提案中也提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有局限性,并同样拿高血脂做了举例说明。
且2017年两会期间也有委员提议,增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可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还是有些不足之处,今后几年时间内也有望得到变更。
但动态改革公卫项目又是否行得通呢?我们知道去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版才发布,而每一次项目改革基层医生都要重新学习规范、重新填写一摞一摞表格,甚至单位集体加班填写资料,来迎合新版的检查规范,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
所以公卫项目的改革是有必要的,但如何改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未来几年内公卫项目也一定会有新变化。
合作咨询
肖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