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咸宁市医保局发布《咸宁城区医保定点零售药店100种常用药品价格自降倡议书》,将对咸宁城区内医保定点药店在售的100个常用药品进行集中倡议降价。
这100种常用药主要是降血脂、降血压、治疗糖尿病等常见的慢性病药品,其中包括心血管系统药物23种,内分泌激素用药6种,消化系统用药6种,肝 胆系统用药3种,神经系统用药3种,五官科用药2种等。
在100种常用药当中,不乏一些大品种,例如****、阿卡波糖、恩替卡韦、阿托伐他汀、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
根据业内消息,此次降价降幅达到46.67%,平均降幅达6.01%。可见,随着这100个常用药品降价,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分析零售药店药品降价的原因,不难联想到“4+7”带量采购所产生的影响。国家实施“4+7”城市集采后,医院药品大降价,与2017年同种药品采购价相比,25个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降幅96%。
药店原有的价格优势在医药市场格局生变的背景下已经不再明显。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落地,很多地方的药店都同步下调了中标品种的价格,还有些药店虽然未同步,但都主动调整了价格或者选择下架处理。
由于药店药品利润都是来自药品的差价。受带量采购的影响,很多零售药店出现中标品种的几率开始变小。
例如,西安市在实行“带量采购”后,药店很难找到25个中选药,偶尔有一两种,价格也未下降。
有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阿托伐他汀钙片售价46元,自从医院降价后,就没有人再来药店买这个药。因为药店该品种的采购价仍然是原来的高价。
再比如,在北京东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的9家连锁药店中,部分药品的价格比医院贵了7~8倍。
有药店人员表示,药店是依据销量来选择进货的。“品牌度高的药品更有客源,我们也是根据周边的客源来进货的。有些药品总库存虽然有货,但我们不会进,主要是因为成本太高,另外如果卖不出去,过了有效期需要自己赔付。选择医院药品更便宜,大家都跑去医院买,药店以后日子不好过了。”
总得来看,药店经过各种经销商层层加价,其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医院,而带量采购使得医院药品价格降低,药店的客源不断减少。那么,药店在当前面临生存考验的背景下,又如何才能找到新的出路呢?
笔者了解到,实际上在“4+7”带量采购的影响下,不少试点城市的连锁药店采取了“逐步减少或下架‘4+7’中标产品”“以大包装特规等方式暂时区隔医院价格”“侧重发展自主定价品种”等一系列的应变措施,这些办法在短期内或产生作用,维持药店利润,但并非长久之计。
可以见得,药品零售行业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在零售行业洗牌中,只有回归药学服务才是王道。
一方面,零售药店需要回归到价值本质,借助提供和社区医疗机构差异化的服务,以提升高价值消费者的粘度。另一方面,零售药店需要关注品类结构调整,平衡客流与利润。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