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集采部门组织开会的通知快速流传于业内。通知显示,除了要求相关地方介绍国采续约的思路、方法等举措外,特别强调,要求相关地方介绍各自区域带量采购开展工作情况,要包括目录品种、中选价格、节约资金情况,更令人瞩目的是,要介绍下一步本地区药品带量采购的考虑。
很显然,过去的2020年,工作成绩和效果要总结,马上到来的2021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必须快马加鞭,药不能停。
写到这里,估计很多医药人又要开始纠结500品种。这两天,一些医药企业到处组织召开总结会、闭门研讨会。议题很精准:马上到来的第四批国采对企业的挑战;500个品种中自己产品的定位与打算。
有医药专家曾经很无奈的表示:500个品种本身就不是一种固态的,连前不久集采组织部门也在一个场合表示500个只是一份动态的清单而已。但没有办法,医药企业在高压政策的传导下,已经逐渐“心惧失常”、“忧虑失态”。有的企业老板笑言:如果自己的品种没有被纳入带量采购,自己反而睡不好觉。如果哪一天自己的品种进入了带量采购目录,自己反而释然解脱了。
根据业内普遍认可的观点,2020-2022这三年,对于药品集采来说,是异常关键的三年。2020年,地方集中带量采购已经逐渐成势,未过评化药成为集采主流。但中成药以及呼声极高的生物类似药几乎还没有进入地方集中带量采购的视野。但进入2021年,预计集采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集采包围圈将步步收拢,各地按照采购金额排序,覆盖前80%的药品(包括自费药),均会进入集采范围。
此次业内流传的座谈会通知,其实更多的是体现了国家集采的一种态度:2020年,各地集采做的怎么样,成绩出来亮亮相。2021年集采准备怎么干,提前“红红脸、出出汗”。对企业来说,可能要放弃2022年才轮到自己的品种被纳入集采的幻想,毕竟连500个品种都不是固定的。
根据品种纳入地方前80%就有戏的节奏,不难看出,2021年将是7号文以来,甚至是近十年以来,最重要最严峻的集采大年。集采大年喊了近十年,2021年,将是企业真正受到降价压力测试的关键之年。
目前,由于各地带量采购进度不均衡,不排除除了省际间组团采购之外,下一步各区域划区集采的可能。比如,已经有一定迹向的京津冀,再比如,传闻已久的上海组团开展区域带量采购的动向。
这样推来算去,笔者忽然发现,药招7号文的威力仍然不可小觑。目前地方带量采购关于招标的核心思路仍然是分类采购,其中,大多数生产企业多、用量大、充分竞争的药品将通过带量采购方式进行,这一类品种是根据上一年度药品采购金额中各类药品品规采购百分比排序,将占比排序之和不低于80%的、3家以上企业生产的基药和未过评仿制药纳入采购范围。
这真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形势怎么变,分类采购、双信封不会变;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不会变;唯一变化最快的就是,五年前,药品降10个点企业就高呼受不了;五年后,地方带量采购起步降幅不超过50个点,也好意思当成绩总结?!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企业要“耗子尾汁”,希望集采部门也要考虑实际,降价别太灵魂,砍价别再到分。否则,真的如一个医药企业人戏言:好歹现在用的是苹果12代,再降两年价,估计手中的钱只能买12袋苹果......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