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领跑”,中国生物制药(以下简称“中生制药”)再下一城,入局双抗,开启中国药企海外收购潮。
6月23日,中生制药发布企业公告,拟1.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0.8亿元收购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F-starTherapeutics。
F-star有何特别之处?
公告显示F-star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免疫疗法,以改写癌症患者的生命。其于2006年创立,2020年11月通过与SpringBankPharmaceuticals,Inc.合并,实现在纳斯达克上市。F-star率先使用具有内部发现能力的四价(2+2)双特异性抗体来创造癌症治疗的范式转变。
目前,F-star有5个专有管道研究正在进行中,核心产品也是目前研究进展最快的PD-L1及LAG-3的双检查点抑制剂FS118,正在进行对检查点抑制剂具有获得性耐药的头颈部癌症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以及检查点抑制剂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试验。
图1:F-star研发管线
图片来源:F-star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F-star作为双抗/多抗开发企业,技术平台是其核心的技术壁垒;而与各大跨国药企的合作无疑证明了其技术水平。
据F-star官网显示,2011年至2022年F-star与默克达成合作项6项,从联合发现和开发新的抗体衍生治疗产品到在免疫肿瘤学合作中行使第三、第四种选择权、或许可选项。
2016年与DenaliTherapeutics达成合作协议,开发多特异性抗体平台,以提供跨越血脑屏障的治疗药物。
2021年先后与杨森和阿斯利康,分别就开发和商业化多种下一代双特异性抗体疗法、新型STING抑制剂签订独家许可协议。
图2:F-star与四大跨国药企合作一览
现中生制药对F-star的收购,将获得F-star2项处于2期临床、3项处于1期临床以及未披露的临床前候选物,增强了中生制药全球肿瘤免疫管线,补充了其核心检查点抑制剂及其他产品的管线组合。中生制药几乎是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建立了一个双抗乃至多抗的开发平台,入局双抗赛道。
从“跟跑”到“领跑”
中生制药是如何创新布局?
事实上,中生制药从创仿开发、到自主创新、到联合开发,再到如今直接收购海外Biotech公司;是一个“跟跑”到“领跑”的过程,是其研管线全面开花的过程,也是其向新一步龙头进阶的过程。
中生制药是一家综合性制药企业,产品布局抗肿瘤用药、肝病用药、心脑血管用药、骨科用药、呼吸系统用药、肠外营养用药及其他领域。
由于近年医药政策的改变,集采政策导致肝病仿制药等大幅降价。倒逼中生制药不断在创新研发上发力。据公开资料显示,中生制药目前约有34项创新药研发项目处于临床2、3期阶段的试验,并有49项处于临床1期阶段的试验正在积极推进,覆盖领域以肿瘤为主。且创新药研发项目逐渐进入收获期。
2021年中生制药财报显示,预计至2024年底前,将有10个创新药有望获批上市;多个抗肿瘤新药产品在内,包括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Q-B3139胶囊、TQ-B3101胶囊、TQB3525片、TQB2450注射液、TQB3455片、TQB3616胶囊等。
另值得提及的是中国生物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在三条技术路线上研发四款新冠**的企业。此外,还不断地联合发展,近年来,中生制药不断引进产品,分别与Abpro、Ambrx、OctapharmaAG、亿一生物等公司签订协议,引进了双抗、肝病创新药、人血白蛋白、F-627等产品。多项全球布局产品处于临床3期。
创新产品全球布局概况
图片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如今,其拟收购F-star,正式入局双抗赛道,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又向前迈出一大步。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的中生制药无疑卡住前沿趋势,同时引领中国药企收购海外Biotech的潮流。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