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看来,要判断一门生意是不是好生意,就要问:“这样的情况能持续多久?”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新冠核酸检测业务,虽然吸金能力出众,但可能算不上是一门好生意。因为,核酸检测业务能持续多久谁都无法预测。
不过,这并没有妨碍核酸检测行业的不同公司,在过去几年走出了一个“相似”的发展轨迹:
通过核酸检测业务迅速完成原始积累,并借此完成IPO彻底走上人生巅峰。时至今日,核酸检测产业链成员,依然是众多资本市场拟IPO企业的主力军。
当然,盛宴终有散场时。在更多核酸检测产业链企业希望更进一步时,变数或许悄然出现了。
11月21日,深交所和上交所新闻发言人均表示:严把市场准入关,审慎推进核酸检测相关企业发行上市工作。
这或许意味着,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将成为小概率事件。
/ 01 /
业绩指数级增长
疫情来临之前,分子诊断领域已经备受市场关注,但绝 对没有到火爆的地步。
2019年,整个分子诊断赛道的市场规模不过84亿元。再具体到其中的细分领域,背后的市场规模并不算出众。
不过,现实生活中,总有些意想不到黑天鹅,比如新冠疫情。它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也改变了核酸检测这一小众赛道的命运。
从2020年开始,动辄上百元一次的核酸检测,让新冠核酸检测行业成为了印钞机器。核酸检测赛道,也从小透明变成了无法忽视的庞然大物。
据BCCResearch调研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新冠诊断市场达到600亿美金。在这一市场中,最为受益的自然是国内企业。
一些此前表现平平的企业,乘着红利东风到达了巅峰。
比如圣湘生物,在新冠疫情之前的2017年—2019年,营收分别只有2.25亿元、3.03亿元、3.65亿元;而到了2020年、2021年,收入分别达47.63亿元、45.15亿元,直接翻了15倍。
圣湘生物只是核酸检测赛道业绩爆棚的一个“缩影”。如下图所示,大部分企业的业绩,都在疫情之下实现了指数级增长。
目前来看,趋势还在延续。今年前三季度,兰卫医学、凯普生物、迪安诊断、达安基因、谱尼测试、金域医学等公司,业绩依然在高速增长。
/ 02 /
资本市场上演第二春
随着核酸业务惊人的创收能力,资本市场纷纷给予正向反馈。
上文提到的圣湘生物,上市后就备受追捧。2020年8月28日,圣湘生物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开盘后圣湘生物股价一度暴涨195.17%,市值直接突破600亿。
公司实际控制人戴立忠,也在圣湘生物上市当天彻底走上人生巅峰,持股32.02%的他身价逼近200亿人民币。
2021年1月,金域医学股价持续攀升之后,一度达到175.76元/股,距离2019年年底低点涨幅近3倍。
股价持续大涨之后,金域医学市值超过800亿元。其实际控制人梁耀铭仅凭16%的直接持股,身价高达128个小目标。
在资本市场,核酸产业链企业迎来了第二次造富运动,造就了一群身价几十亿的富豪们。
面对这场盛宴,没有人愿意被落下,越来越多的核酸产业链企业,希望抓住难得的窗口,实现上市梦。如今,仍然不少核酸检测赛道玩家想要冲击上市。
比如,最近爆火的达科为。因为核酸检测业务,这家公司去年营收8.37亿元,净利润1.03亿元。而这家公司的掌舵者,则是清一色的90后:
最大股东吴映洁生于1995年,目前大学未毕业;最小股东生于2005年,目前17岁尚未成年。
深交所官网显示,达科为已于10月14日提交注册,现在只剩等待注册结果。不出意外,这又将是一段资本佳话。
当然,不仅是达科为,包括致善生物、瑞博奥等核酸检测产业链成员均在冲击IPO,期待完成一场蜕变之旅。
/ 03 /
上市成为小概率事件?
不过,目前来看,这一蜕变之旅将只属于少数者。
11月21日,深交所和上交所新闻发言人均表示,从严审核核酸检测企业科创属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并表示将:
严把市场准入关,审慎推进相关企业发行上市工作。
对于熟悉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大致明白“审慎推进”的表述,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将意味着什么。
或许,核酸检测行业公司IPO大潮还将继续,但注定只属于少数者。
也可以理解,判断一家企业价值的准绳,不仅仅是看其短期的爆发业绩,还在于其未来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
而很明显,核酸检测企业无法在这两点上给与投资人一个满意的答案。毕竟,新冠核酸检测所带来的只是阶段性红利。
上市企业的股东们,似乎早早预判了“趋势”。去年至今,与核酸检测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相对立的,是股东们不断减持的公告。
比如金域医学,2021年下半年,就有4名重要股东从金域医学的股东榜单上消失。
一面是业绩不断增长,另一面是股东不断减持,这种矛盾的现象无不告诉大家,红利期或许随时都要结束。
如今,随着IPO审核趋严,也正式宣布:核酸检测推动业绩增长,然后登陆资本市场IPO暴富的故事,已经很难讲通了。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