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得不放弃某些研究,”从事结核病研究的匹兹堡大学微生物学家JoAnne Flynn抱怨道。
一切源于实验猴的价格大涨。
在疫情之前的美国,临床前试验最关键的猴子只需2000美金,并且即买即到。但在疫情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你可能需要等至少1年半的时间,并且每只猴子的购买价格是1.9万美元。
“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JoAnne Flynn说,猴子的高成本限制了她可以做的研究数量,因为NIH(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拨款极为有限,且专款专用。
JoAnne Flynn的遭遇不是个例。
NIH开展的调查显示,获得实验猴的时间和成本,已成为阻碍美国科研开展的重要原因。2021年,因为猴子的短缺,大约三分之二的科研人员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那么,作为创新药研发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为什么解决不了小小实验猴的问题呢?
不产猴的土地
在上世纪中,随着动物试验被应用于现代医学的发展,猴子就站上了C位。
未进行初步测试,新研制的药物直接应用于人体,风险太大。而非人灵长类动物在遗传学,生理学和行为学方面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模型。
也正因此,猴子成了临床试验替代品。
过去几十年,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开发预防、治愈或改善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豪不夸张的说,人类生物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猴子助攻。换句话说,在制药产业中,猴子是极为重要的战略储备。
但美国作为现代医学最发达的国家,却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导致:
并不产猴。
所以,美国的“猴源”必须依赖进口。
最开始,印度是美国第一大供猴大国。因为地理环境的独特因素,印度出口的恒河猴物美价廉,成为美国科研机构的主要种类。
但是,猴子作为消耗品,美国的年需求量并不低。如下图所示,在1980年左右,美国医学界对猴子的需求数量,已达到3.4万只左右。
注意,这仅仅只是使用的预测数据。如果算上在途中的损耗、储备猴源的采购等因素,
美国猴子年进口量数据将更为惊人。
有数据显示,在1960年,美国猴子的进口量可能已经超过10万只。
而在当时,全球出口到美国的猴子,都是纯野生物种。这也由此引发一个严重的潜在后果,
一旦出口不得到控制,那么猴群可能灭绝……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这一结果是大部分国家所不能接受的。于是,在70年代,许多国家出台了禁止或配额出口野生灵长类动物的规定。
其中,印度就禁止了猴源的出口。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就没有猴子可用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国诸多民营企业看到了机会,站了出来。
凭借丰富的野生恒河猴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动物研究的非敌对环境,我国快速成为供给美国猴子的第一大国。
不仅是恒河猴,我国的猴子养殖场,还进口了东南亚的食蟹猴,对其育种繁殖。得益于此,我国猴子储备愈加丰富。
2010年,国内猴子养殖场已超40个。当时,国内存量的猴子总数包括20万只,包括17万只食蟹猴,和4万只恒河猴。
天然环境优越,加上勤劳致富的理念,“中国猴子”逐步成为掌控全球生物科技行业的重要因素。
扩产不容易
既然中国能够人工养殖猴子,为什么美国不可以呢?
实际上,美国是最早尝试人工繁殖猴子的国家之一。在1930年,美国就有人工育种的尝试。上世纪60年代,甚至国家队直接下场: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就成立了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NPRC)。
在咨询各界后,NPRC推出了一项措施:
在国内生产灵长类动物(主要是恒河猴),已解决长期供应问题。
截至目前,NPRC在美国拥有七个中心,主要生产恒河猴供美国科研机构使用,包括上文提到的匹兹堡大学。
不过,NPRC的出现,并没有彻底解决美国猴子的紧缺问题。如下图所示,1980年左右,NPRC中心只能提供大约20%—30%左右的恒河猴产能。这一现状,一直维持到今天。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NPRC不继续扩大产能呢?答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技术有限。猴子养殖业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需要解决合适的环境、养殖手段等一系列难题。NPRC各中心和大学机构等一直都在尝试扩大种群,但均以失败告终。实际上,国内也都是以小规模养殖场为主,但胜在养殖场数量够多,因此猴子养育总量较多。
其次,盈利有限。由于美国对科研中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经费支持有限,而NPRC的猴子养殖成本因为通货膨胀等因素一直在涨价,因此是入不敷出的。
最后,经费有限。虽然美国政府每年都会给 NPRC投入相应的费用,但过去二十年基本没有任何增长,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经费少的可怜。所以,这些机构并没有过多的费用用于扩建厂房等,进一步限制了猴子种群的增长。
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美国恒河猴虽有本土供应,但仍然需要依靠大量的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而临床CRO等机构采用的食蟹猴,更是依赖进口。正如上文所说,猴子养殖业具有高门槛、高投入、长投资期的特点,对于CRO来说,向来是:
养不如买。
因为食蟹猴的养殖主要在亚洲,各项成本综合下来,进口比在美国自己养殖更划算。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医学界对中国猴子的依赖程度逐步增加。
当前,美国使用的接近85%的猴子,都来源于中国。在这一背景下,随着疫情黑天鹅的降临,美国医学界进入了史上最“动荡的3年”。
最动荡的3年
一切源于中国停止对外出口猴子。
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内出台了暂停猴子出口的政策措施。这一决定,对美国医学界带来“重大打击”。
如下图所示,疫情之前,不管是恒河猴还是食蟹猴,中国的出口数量都是极为惊人的。
在中国“猴源”遇阻的情况下,美国把目光瞄准等东南亚等其它国家地区。在一开始,这些国家地区的确起到了补充作用。
比如,2020年柬埔寨为美国提供了约3万只猴子。然而,其中部分猴子并非人工繁殖,而是野生的。这由此引发了危机。
因为美国禁止进口野生猴子,美国的CRO机构Inotiv和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宣布暂停从柬埔寨进口猴子。换句话说,猴子的供给可能不少,但全部来自人工繁殖的难度并不小。
除此之外,航空公司更是给了美国医学界致命一击:
出于动物保护原则,航空公司已经不接受运输猴子的请求。
2022 年,法航成为最后一家拒绝运送猴子进行研究的主要航空公司,这进一步增加了将这些动物送到实验室的难度。
综合因素导致,美国医学界陷入了“猴子供给不足—猴子价格飙升—研究成本上升、遇阻”的恶性循环。
没有猴子作为临床基础,美国药企连研发都难以开展。
还是伟人教导得好,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