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以医药大数据为基础,将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及生成模型等)技术应用到制药领域各环节,不仅能使新药研发过程提质增效,还能减少临床失败率,降低研发成本。近年来,AI制药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全球AI制药企业多达700家,是未来潜力掘金赛道。有分析师预测,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达29.94亿美元。
在国内,政策加持助力AI制药进程不断提速。根据《“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国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研发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生物学数据挖掘分析、模拟计算,提升新靶点和新药物的发现效率。截至2023年11月,中国AI制药公司已经超过90家,预计2024年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将达5.62亿元。长三角和北京是国内AI制药主要阵地。这些AI制药企业的管线,约有255款AI辅助的药物在研,主要的细分领域是小分子药物、大分子技术服务和药物。
与此同时,AI技术渗透到创新医药研发的各个领域,包括早期药物开发、数据处理、临床开发、端到端药物开发、临床前发展及药物再利用。其中,AI在早期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药物靶点识别、药物筛选、分子合成等领域。国内AI制药呈现三种商业模式:SaaS,AI+CRO,AI+Biotech。
AI不仅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国内基础研究效能的试炼石。AI将如何填补国内基础研究短板,帮助未满足需求开发?目前AI应用于新药研发各领域的进展几何?2024年3月21日,智药研习社《生物制药新锐说》栏目有幸邀请到活跃在该领域的互联网头部企业、AI制药初创企业及科研院所专家,共同探讨国内AI制药的创新格局。欢迎大家共同参与!
识别下方二维码
回复“新锐说”
报名参与本次直播
*以上信息整理自:中商产业研究院、猎药人俱乐部、智药局、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直播栏目:《生物制药新锐说》
直播主题:AI助力新药研发与基础研究
特邀嘉宾
• 陆晓杰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
• 黄静琳 腾迈医药 Chief of Staff兼高级战略总监
• 李瑛颖 燧坤智能 商务副总裁,中科院博士
圆桌议题
1、国内基础研究短板与未满足需求开发路径
2、AI应用于新药研发各领域进展
3、如何解围AI智药从临床到商业化面临哪些困境?
4、2024 AI制药创新格局突破点,药企应如何合作?
嘉宾简介
陆晓杰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研究员
陆晓杰博士2010年底加入美国葛兰素史克(GSK)任研究员, 专门从事核酸编码化合物库的技术开发研究,2016年入选了葛兰素史克Associate Fellow。2017年7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计划并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任研究员, 课题组长。陆晓杰课题组将核酸编码化合库筛选技术和其他药物开发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蛋白降解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和合成针对特定靶点的核酸编码集中库来加快小分子和环肽药物的开发。
黄静琳
腾迈医药 Chief of Staff兼高级战略总监
黄静琳博士现任 TandemAI Chief of Staff 兼高级战略总监。她曾任职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致力于协助美国和亚洲区域的医药、医疗器械、和高科技领域的本土和跨国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新业务新产品、提升运营管理、落地数字化转型,并协助进行新公司孵化、并购与合作。在加入麦肯锡之前,她曾在安进公司和哈佛创新实验室担任过多个职位。黄静琳拥有加州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博士学位。
李瑛颖
燧坤智能商务副总裁,海外硕士,中科院博士
李瑛颖,燧坤智能商务副总裁,海外硕士,中科院博士。历任深度智耀,中以海德首席科学家,深耕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领域。至今发表SCI论文16篇,英文专著2章,其中包括先进材料、美国化学会志、ACS纳米等。授权专利数十项、在申6项。其研究成果多次被国外和国内媒体等亮点报道。
报名方式
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直播小助手
回复“新锐说”
报名参与本次直播
报名/合作咨询:
17317575983(周女士)
xingtong.zhou@imsinoexpo.com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