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QVIA发布了《2019年中国医院医药市场回顾》,从治疗领域来看,2019年呼吸系统领域呈现正增长态势,市场增速15.4%,位列医院用治疗领域第九位。
实际上,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空气污染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占总体疾病发病率的6.94%左右,全国每年有9200万人患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用的给药方式,也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哮喘、慢性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疗法。因此,国内吸入剂市场近年来开始持续扩大。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市场中,吸入剂2013年排在了剂型排名的第五位,市场份额为1.52%,2015年起上升到了第四位,2018年规模突破200亿元,市场份额为2.08%。
虽然市场庞大,但受制剂技术、专利等壁垒限制,在吸入剂市场中,外资一直占据主要优势。其中,阿斯利康、BI和GSK三家企业就占据国内91%的市场。
不过,近几年随着国内吸入制剂市场快速崛起,国内企业开始争相布局这一领域。据了解,截止去年10月,有4个吸入剂已有企业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3个为国产吸入剂。例如,恒瑞医药的吸入用地氟烷为神经系统药物,用于住院和门诊成年患者**诱导和/或**维持,及婴儿和儿童的**维持。该产品于2018年2月在美国获得ANDA,同年7月在国内获批生产,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还有,2019年4月9日,健康元的“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的首仿已获批上市。另外,2020年2月25日,国内呼吸领域大单品“布地奈德混悬液”也由正大天晴获得了首仿。从以上能明显看出,随着吸入剂用药市场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向这个百亿市场进军。
据笔者了解,截至去年10月12日,已有61个吸入剂(以药品名+申报企业名计)按新注册分类提交上市申请,大多数已公布参比制剂。目前,仍有23个吸入剂产品申报3、4类仿制上市申请在审。未来,这些产品如果能顺利获批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那这些高端仿制药进入市场后,必将进一步加大对原研药的挑战,同时带动我国吸入剂用药市场的大爆发。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