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生物科技行业募资有所回暖,但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寒冬。在能够实现自我造血之前,这些企业仍只能自救。
精益经营,并不是一个新现象。在各行各业,它一直因节省现金的优势而广受欢迎,在生物科技行业也不例外。
在精益经营的目标下,biotech的缩编也不局限于普通员工,而是将裁员目标瞄向“高管”。裁掉高管之后,招聘也放在了次要位置。
换句话说,这些biotech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高管。从海外媒体报道来看,这种高管精干的团队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欢迎。部分biotech的高管,往往身兼数职,承担了更多的职能。
可以理解,这是在当前的融资环境中,生物科技公司针对有限资源的一种生存方式。那么,这会成为biotech的常态吗?
01
省下更多口粮
2023年对生物制药行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市场预期2024年或将好转。目前来看,美股市场的确有转暖的迹象。但资金的涌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裁员数量和名单来看,生物科技行业总体的日子仍然不宽裕。
今年以来,海外公开裁员名单的biotech实际上已经接近40家。其中,不少都是明星企业,例如1月末因新冠疫苗名声躁动的Novavax,宣布了裁员12%的计划。这些信息,无不释放了一个信号:大部分biotech仍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在这一背景下,缩编高管成员也成为了一个可选项。的确,对于大部分biotech来说,高管的薪酬向来不低,可能是一个极大负担。
抗体公司NeoBiotechnologies,就是这样一家信奉精简高管团队经营的biotech。从配置来看,公司的高管团队相对简单,一名CEO、一名科学总监、一名业务发展和战略伙伴关系负责人以及一名运营官。虽然是一家销售抗体的公司,它却并没有所谓的营销总监,像财务负责人这种岗位,更是不存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工作的消失,而是转移到其他高管身上。该公司CEO Atul K.Tandon表示,每次团队有机会扩大规模时,都会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
代价也是显而易见。作为一家精益模式的leader,Atul K.Tandon每天需要工作12-14小时。
但Tandon表示,这样的模式是非常值得的,因为放弃高管扩张节省下来的资金被用于新生物技术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例如开发更多抗体并完成对其特性的广泛验证。目前,公司已经储存了超过10000种单克隆抗体,用于癌症的研究和诊断。
NeoBiotechnologies的模式是否受到广泛认可不得而知,但围绕“精简高管团队经营”的生意也在兴起。
02
共享高管模式
目前来看,“共享高管”模式可能是针对biotech的一项有吸引力的模式。这也是生物科技行业风投机构Portal Innovations,正在讲述的故事。
作为一家风投机构,Portal为biotech提供的最核心资源必然是资金,但同时其还能够提供设备齐全的实验室空间作为研发使用,以及被公司称之为解放创始人的“Ex3”模式。
首先,在这个过程中,Portal相当于被投企业的一个部门,能够负责从事战略规划、新闻稿发布等诸多工作。
例如,Portal表示,自己拥有多名科学家,能够为投资组合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无论是制定上市战略,还是分析科学数据。
其次,Portal还能够提供一项“共享高管”服务。简单来说,Portal一方面拥有不同经验的高管候选人资源,另一方面拥有不同需求的生物科技公司名单。
作为中间的机构,Portal进行撮合,让各方决定人选以及可以投入多少时间担任该职位,例如占其总工作时间的25%或50%,然后公司基于相应的工作付费。在这个过程中,高管可以将时间分配给多家biotech。
根据Portal官网计算,这种模式可以为部分biotech节省25%至40%的高管成本。并且,从选择这一模式的企业来看,部分中型biotech也对这一模式感兴趣。
由此可见,在资本寒冬之下,biotech的求生欲极为旺盛。
03
不应只在寒冬浮现
当然,如此“拮据”的发展模式,可能并不是生物科技行业的常态。目前,可能只有在资本寒冬中,资金紧张的biotech才会选择这样的模式。
总体而言,这一模式并不一定值得借鉴,但值得所有biotech反思。从根本来说,如何高效利用资金,是所有企业要去学会的课题。
实际情况是,在资本繁荣时期,大部分企业不会想到这一点,甚至是大部分投资人也不允许“谨慎”情况的存在:所有人的目标,都是烧钱扩张、扩张、再扩张。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发展路径,并不可一直持续。一方面,资本市场存在周期,注定了热钱泛滥的时间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企业也存在自身的发展周期,“故事”的讲述时间并不能一直持续。
这也导致了,一家企业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没有实现自我造血之前,就被动陷入了资金荒中。这不一定意味着灭顶之灾,但对企业的经营造成重大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上述情形,可能是过去几年国内生物科技行业的常态。拿到融资后,天价薪酬高管、盲目买楼建厂、无节制花钱……不少biotech都存在这样的情形。而这些biotech,可能也是当下处境最微妙的企业。
说白了,一家企业的发展,不是讲故事为投资者买单,核心是自己实现可持续盈利目标为前提。高质量发展,可能是任何一家生物科技企业在任何阶段,都需要思索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在资本寒冬环境中的阶段性产物。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