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最常见的是固体胶体粒子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大小为1到1000nm,纳米药物输送系统是一种新型给药系统。纳米材料颗粒与多数大蛋白大小相仿,在体内不易作为异物受到排斥,还可对纳米材料进一步生物兼容性官能团化,所以更易满足药物载体在组织、血液、免疫等生物兼容性方面的要求。目前,药剂学中以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载体材料形成的胶束为载体制成的药物胶束制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粒径为纳米尺寸的胶束作为药物的载体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如缓控释及靶向特性、与细胞和组织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新型载药系统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依据构成载体材料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胶束可分为低分子胶束和聚合物胶束。低分子胶束采用小分子的表面活性基团作载体材料,其增溶量、载药量及促进药物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均有限,聚合物胶束根据其共聚物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嵌段共聚物胶束和接枝共聚物胶束。嵌段共聚物中的随机型嵌段共聚物用处较少,常用的多为二嵌段AB和三嵌段ABA两类,均无支链。
双亲嵌段共聚物的亲水部分通常是酸类聚合物、聚电解质等的离子型聚合物或非离子型聚合物,如聚酰胺、聚氧乙烯(PEO) 、聚乙二醇 (PEG) 等,疏水部分通常为聚苯乙烯、聚环氧丙烷( PPO) 、聚酯和聚氨基酸等,其中聚内酯类使用最多。亲水部分与疏水部分一起可构成各种二嵌段 ( AB) 或三嵌段( ABA) 两性聚合物胶束。接枝共聚物胶束通常以疏水性的聚合物为主链,接枝上亲水性的侧链,所得到的接枝共聚物在水性介质中自发地组装成外表亲水、内部亲油的胶束。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在水中形成的胶束,由于仍有少量疏水部分与水接触,易引起聚集,故不适合作为药用载体。
目前,中药制剂胶束研究主要有姜黄素胶束制剂、黄芩苷纳米胶束、紫杉醇胶束制剂、大黄素类胶束制剂等。对胶束的研究多集中在嵌段共聚物胶束上,尤其是水溶性或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中溶解后自发形成的高分子胶束。此外,根据纳米聚合物胶束在水中自组装的原理不同可分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胶束、聚电解质胶束和非共价键胶束。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最为常见的是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 PEG-PBLG) ,它具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用胶束载药后显示出一定的缓释特性、低毒和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有学者将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采用三嵌段共聚物为载体包载紫杉醇形成胶束,能有效地改善紫杉醇的水溶性。聚电解质胶束凝聚成核的过程是分子间力(包括疏水作用、静电作用、金属络合作用及嵌段共聚物间氢键作用)作用的结果。有学者用聚阳离子( PLL) 和亲水片段( PEG)合成了三嵌段 共聚物PLL-PEG-PLL,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与DNA 形成聚离子复合物胶束,可用于基因的传递和治疗。非共价键胶束在药学中并不常见。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形成的胶束其疏水嵌段形成固态内核包埋药物,亲水嵌段则形成水合性外壳掩蔽内核,阻止内核的凝集,提高了包载药物的稳定性,并起到缓控释和靶向的特性。而且自组装形成的载药胶束是热力学、动力学稳定的体系。对其疏水性内核的筛选有利于携带不同性质的药物;而对其亲水性外壳的设计和优化则能使载药胶束体系逃避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赋予其"隐形"性。
聚合物胶束由独特的核壳结构构成。疏水性的内核可以包载难溶性药物,亲水性外壳将药物与水溶性环境隔开可以稳定胶束,同时防止胶束被机体内网状内皮系统排出体外。内核有时可由水溶性聚合物通过化学键与难溶性药物构成,再通过由两个带相反电荷的片段形成聚离子复合物方式形成胶束。聚合物作为给药载体在难溶性药物、基因、显像剂的应用上颇具吸引力。难溶性药物在治疗方面常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和药物聚集导致并发症,如: 栓塞聚合物胶束能够增容药物达10~5000倍之多。
两亲性聚合物至少是由亲水和亲脂两部分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目前这类聚合物的亲水性片段大都选用聚乙二醇(PEG)。PEG水溶性良好,具有高度水合特性,为各种微粒(胶束、脂质体、纳米粒和纳米囊等) 提供足够的空间位阻。此外,它的生物相容性良好,已通过FDA 认证,因此广泛作为药用辅料使用。除PEG外,其他非离子的亲水性聚合物也可以作为亲水性片段使用,例如聚乙烯毗咯烷酮( PVP)与 PEG一样,PVP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但由于合成条件的限制,PVP的分子质量并不像PEG 那样稳定可控。而且由于PVP 的沸点较高,容易与溶剂形成氢键,很容易造成溶剂残留。因此PVP作为水溶性片段制备两亲性共聚物的研究没有PEG广泛。
胶束的应用比较广泛,但主要是在中药提取分离后得到的单体的制剂之中广泛的应用。主要可能是因为,中药提取分离后得到的单体的分子较小,易于进行胶束的制备。目前并无将中药提取物直接进行胶束制备的研究。胶束在国外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国外主要是将化药进行胶束制剂后服用,可以大大增加其药效。但中药在此方面的应用依然较少,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丽丽,鲍海川.胶束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化工,2018,47(14):58-60+63.
作者简介:小泥沙,食品科技工作者,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硕士,现就职于国内某大型药物研发公司,从事营养食品的开发与研究。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