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DC Therapeutics SA宣布FDA已批准其抗体偶联药物Zynlonta(loncastuximab tesirine-lpyl)用于治疗此前接受过2线及以上系统疗法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 R DLBCL)成年患者。
Loncastuximab tesirine(Lonca,以前称ADCT-402)是一款靶向 CD19 抗原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由一种人源化抗人CD19单克隆抗体通过连接器与吡咯苯二氮平(PBD)二聚体细胞毒素偶联而成,曾被FDA授予治疗R/R DLBC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孤儿药资格。
此次Zynlonta获批是基于临床研究LOTIS-2的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临床研究,旨在评估Lonca作为单药疗法,在至少接受过≥2线系统治疗R/R 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截止2020年4月6日,该研究数据显示:Lonca的总体缓解率为48.3%(70/145),完全缓解率(CR)为24.1%(35/145),部分缓解率(PR)为24.1 %(35/145)。中位反应时间为1.3个月,其中70位患者的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10.3个月。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血小板减少、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高血糖、转氨酶升高、疲劳、低蛋白血症、皮疹、水肿、恶心和肌肉骨骼疼痛。
Zynlonta是全球批准的首 款CD19靶向ADC药物,2020年12月领路药业宣布与ADC Therapeutics组建合资公司,引进包括其在内的四款ADC药物,目前该药已在国内获批临床。此外,该药还在进行一项名为LOTIS 5的3期临床,该研究旨在支持Lonca联合rituximab用作R/R DLBCL的二线治疗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全球已批准的ADC药物盘点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类由抗体、连接子和细胞** 药物组成的靶向生物制剂,兼具单克隆抗体的靶向能力、高选择性、稳定性与负载药物的高效抗癌潜力,能够精准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将细胞** 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细胞内,具有极高的杀伤能力,被称为"魔 法 子 弹"。近年来,ADC药物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热门研发赛道。
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批准12款ADC药物,详见下表。从首批时间看,2019年批准了2款,2020年批准了3款,可以说从2019年开始全球ADC药物进入爆发期。从作用靶点上看,药物靶点比较分散,其中针对HER2和CD22的ADC药物各有2个。从适应症上看,7款针对血液肿瘤,5款针对实体瘤。
市场表现方面,Kadcyla 2020年销售额达17.45亿瑞士法郎,Polivy和Adcetris 2019年的销售额分别为0.51亿瑞士法郎和11.21亿美元,Enhertu 、Trodelvy和Blenrep 2020年销售额分别为2亿美元、0.49亿美元和0.43亿美元。
近来,Nature发文预测,2026年全球已上市ADC药物市场规模将超过164亿美元,其中Enhertu由于被批准用于多个乳腺癌亚群(HER2+、HR+/HER2-和三阴性),治疗时间较长,预计2026年将以62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一,而目前领 先 Kadcyla由于限于治疗HER2+乳腺癌和生物类似药的冲击,2026年销售额约为23亿美元,排名第三。Padcev随着适应症扩大至早期阶段,2026年销售额预计达35亿美元,排名第二。Adcetris随着适应症人群覆盖霍奇金淋巴瘤几个亚群以及其他血液恶性肿瘤患者,2026年全球销售额预计达18亿美元。Trodelvy随着在乳腺癌和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预计其2026年销售额达11亿美元。受益于R/R DLBCL适应症竞争者较少以及扩展适应症于未经治疗DLBCL患者,Polivy 2026年销售额预计为8.5亿美元。Blenre由于面临现有多发性骨髓瘤疗法的激烈竞争,2026年销售额预计未4亿美元。
目前,我国仅批准两款ADC药物,即武田的维布妥昔单抗和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而且我国即将迎来首 款自主原研ADC药物,即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其作用靶点是HER2,据悉其在国内的上市申请已经处于倒计时,预计今年6月份将获批。辉瑞的伊珠单抗奥加米星也已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
此外,我国药企也纷纷布局 ADC 药物市场,如齐鲁制药、科伦药业、百奥泰生物、天士力、昭华生物医药等。除了自主研发,我国药业也纷纷与其他企业合作,例如近日齐鲁制药从韩国生物技术公司Peptron引进一款针对MUC1的ADC候选产品PAb001-ADC,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入股诺灵生物,深度布局 ADC 领域。
合作咨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